“司法为民、开启民智”,雨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均全以一名时代践行者的坚守与执着,将每一个字落到了实处。11月17日下午,2013-CCTV中国(湖南)法治人物揭晓,王均全院长以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湖南法治人物殊荣,并成功入选央视2013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无门禁”的法院:每一个希望在这里寻求公平与正义的公民在通过了安检门后,可直接走进法官以及院长的办公室。这是一个“打破窗口”的法院:立案窗口的钢化玻璃整体上移30厘米,撤去扩音器,市民直接与法官平视而坐,面对面交流。这是一个主动“走出去”的法院:全院12名优秀法官组成的“法官讲师团”,定期进学校、社区、企业巡讲法律常识,播散法治种子。这些微小改变的背后, 却凸显了司法者崇高的法治愿景, 让人看到的是法治的大踏步前进。
办事人找院长如串门
11月15日, 庄严的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
登记身份证,公文包送进安检台, 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机、钥匙,法院干警手持安检扫描仪检查,确定记者没有携带禁止的危险物品后,记者顺利走进了雨花区法院。整个安检过程不到一分钟。
不需要再次身份审查登记,记者径直通过法官通道走进了法院的办公区,找到了王均全院长办公室。
刚刚落座,还没来得及开始采访,一名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者忽然推门而入。见到王院长,老人激动地说:“王院长,你可得帮帮我。”
“当事人来了, 看来我们得停一停了。” 王均全笑着对记者说,起身将老人搀扶着坐下。
工作人员给老人递上一杯温水,老人“咕咚咕咚”喝完后,讲起了事情的缘由。原来是一起多年前的房产纠纷,老人想打官司,但因为不符合立案条件不能立案,如今不知道该怎么办,“边问边顺着指示牌就找到你这里来了,你得给我好好分析分析。”
老人倾诉了半个小时,王均全耐心地跟他解释相关法律问题, 直到老人听明白为止。已经接近中午时分,王均全关切地问:“饿了吧?要不我们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再聊?”老人摆摆手说:“饭我就不吃了, 家里人等着我吃饭。”说毕便拄着拐杖走出了办公室。
送走了老人,见记者一脸的惊讶,王均全笑着说:“自从取消门禁后,这种事情在我们院比较多。”
去年11月, 王均全开始着手废除雨花区法院办公区的门禁系统,8个法官专用通道全部对市民开放,打破法院“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的印象。
这一举措的实施,意味着长沙雨花区法院的审判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之间变得畅通无阻。 只要通过了安检,除了犯人羁押室外,大楼里的其他任何一扇门均对市民敞开。市民可以随时走进法院办公区, 根据办公室上的标牌找人,与法官、庭长乃至院长实现“零距离”沟通,杜绝法官以“正在开庭”、“没在法院”等托词拒见当事人。
每位来到雨花区法院办事的当事人都对这种自由度深有感受,甚至诧异。“以前当事人要在非庭审时间见法官必须提前预约,过了安检进入法院后, 还必须给法官打电话,法官在电话中告知保安确有此事后,保安才会打开门禁让当事人进入。”有10余年从业经历的刘律师表示,“在全国很多法院,面见法官都有重重阻挠,大多都有门禁,最起码也是有保安进行盘问,挺麻烦, 要找不认识的法院领导,那就更难了。”
法院不是衙门 是服务机构
民间对于法院的复杂心理,王均全有着清醒的认识: “既爱又怕,爱的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怕的是诉讼程序麻烦。”
48岁的王均全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 在法院工作25年期间,当了12年基层法院院长。“在很多老百姓心目中, 打官司从古至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王均全看来, 历史上的王朝有意抬高司法门槛,让老百姓怕打官司、打不起官司, 是减轻司法负担的一种政治手段。时至今日,封建糟粕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打官司难”却在世人心目中留下了经久不散的阴影。
“为民司法, 就要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更要让法官知道自己的公仆身份。” 说起撤销门禁的原因,王均全解释,法官不是一个简单的断案者,还要充当各种社会、家庭、经济矛盾的缓和剂,做一个和事佬、调解员。如果当事人不能服判息诉(即服从法院的判决不再上诉), 即便法官所作出的一纸判决正确无误,也不掩盖法官处理案件时留下的败笔。
当事人对案件判决结果不满,一般都会先找法官理论。很多法官觉得判决无误, 案件当事人是胡搅蛮缠, 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想见当事人,门禁系统正好帮了法官的忙。“法官应该敢于直面当事人, 有义务向他们解释判决的理由、法律依据,让他们明白法律, 这是司法为民的要求。”王均全说。
把方便留给当事人
在门禁被取消之初, 雨花区法院的法官们多少有些不理解。
“法院就是一个汇聚各种矛盾的场所。 一些当事人就是不讲道理,有时还会有过激行为,设置门禁系统, 可以让法官能够专心办案、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一名年轻法官告诉记者, 在取消门禁前,法院办公区是封闭的,当事人要来办公区见法官,必须预约,不然进不来。
王均全认为,撤销门禁表面上增加了法院的司法成本,实际上却是在根源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很多当事人最后成了职业上访户,其初衷其实就是要见到法院的院长,如果你和他当面沟通了,他会感知到你的重视,会接受你的观点,反之,一旦当事人对判决有不理解的地方,又无法从法院得到解释或答复,往往就会走上漫长的上访路,甚至采取过激手段。”
雨花区法院的法官都知道,王均全院长有句口头禅,“要把方便留给当事人, 而不是方便法官自己”。取消门禁这一年来,虽然法官的工作量增大了,但换来的却是满意度的提升。统计数据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到10月,雨花法院案件的上诉率下降了20%,上访率下降了30%。
在雨花区法院立案大厅,另一个细微改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立案窗口那块挡在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钢化玻璃,已经抬高了30厘米。前来立案的市民和法官之间不再隔着冰冷的钢化玻璃,交流也不再需要借助曾经安装在钢化玻璃上的扩音器。 可不要小瞧这30厘米的改变,这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
“如果老百姓连法院都不能自由出入,我们谈何司法为民?司法为民体现在法院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而不是存在于口号里。”王均全希望雨花区法院取消门禁、整改立案窗口的做法,能给老百姓带来这样的感受:法院不是高高在上的断案衙门,而是一个消民怨、解民忧,为市民公平解决矛盾的服务机构。
判决书里有人性的温度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古训亦有言:“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本案表面上是老余与亲人间的经济纠纷, 但根源在于家庭内部矛盾, 建议各家庭成员之间放下过去、着眼未来、各自反思、克己容让,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各方应以本案为契机, 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信任与谅解, 互相扶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冷静化解家庭矛盾, 努力建设和谐家庭。针对老余的身体状况,各家庭成员应积极履行扶养与赡养义务。
这段话, 摘自雨花区法院的一则民事案件判决书, 是法官对一民事案件有感而发,写给案件当事人的“法官寄语”。
4年前,老余将10万元交给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阿喜保存,但阿喜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将钱交给了老余的妻子阿蓉保存。
老余身体不好, 肺心病晚期,急需钱治疗救命,找妹妹阿喜要钱, 才知道钱已在阿蓉手中。
老余和阿蓉感情存在嫌隙。老余向妻子索要存款无果,一气之下同时将阿喜和阿蓉告上了法庭, 要求阿喜返回自己的10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阿喜返还老余10万元, 但这一判决并没有解决纠纷, 兄妹之情和夫妻之情矛盾重重。
随后, 审委会要求重审此案,王均全亲自给予了指导。最终, 法院对案情进行了深入分析,撤销了一审判决,调解驳回了老余的诉讼请求。原来,该案看似只是一起普通的合同纠纷, 但夹杂着复杂而尖锐的家庭矛盾。老余曾经出轨,阿蓉不肯将现金给老余怕他乱花。而且这笔钱也已经用于给老余治病。 王均全带领法官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三方当事人重归于好。
“法官并不是一个断案机器。每一份判决书,都应该有人性的温度和关怀。 案件判决也不是一个法官工作的休止符。”这是王均全院长对雨花区法官所提出的要求。
不论是离婚官司、未成年犯罪, 还是遗产继承纠纷等案件,记者都发现, “法官寄语”已经成为雨花区法院判决书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些包含感情的寄语, 在满是冰冷法条的判决书上,深深烙上了人性的温度。
法官讲师团进社区、学校、企业
小区物业把公共用地改成了收费的停车位, 业主该怎么维权?在路边被高空坠物砸伤,找不到肇事者,怎么办?类似的法律咨询电话,雨花区法院的法官每周会接到不下10个。除了断案,为联点社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 进入社区、学校、企业为市民上法律课,今年也成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为了拉近群众与法官、 法治的距离, 王均全推行社区法官制度。雨花区的118名法官定点联系雨花区136个社区,每个法官负责1到2个社区。法官的姓名、照片、手机号码全部张贴在社区的公示栏上, 方便社区居民电话咨询,并应社区要求上门指导调解纠纷、普及法律知识。
2013年5月, 王均全主导成立了雨花区法院“法官精英讲师团”,精心挑选了12名优秀的法官, 结合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 严密的辨法析理思维能力,合作备课,进学校、社区、企业定期巡讲。法官巡讲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答疑解惑, 不能照搬深奥难懂的法条、 生僻的专业术语。这些平时在法庭上手握法槌,身披法袍的法官,变得没有了神秘感,当起了和蔼可亲的“法律讲师”。
7月30日, 雨花区法院法官精英讲师团来到违章建筑众多、火灾隐患重重的黎街道潭阳村,讲授房屋租赁、违章建筑、火灾等责任事故划分的相关法律知识。近40℃的高温, 露天场所的蚊虫叮咬,也没能阻挡400多位村民强烈的求知欲。众多村民在知晓了“出租违章建筑, 失火后出租方要赔偿损失”这一法律知识后,都表态称愿意积极配合政府整顿临时仓库,拆除违章建筑,规范管理和经营。
普及法律知识启迪民智
今年以来, 王均全悉心指导雨花区法院法官讲师团开展巡回授课6次,走访社区、街道30余次,发放企业风险提示手册、 法律知识问答系列手册等1000余份,解答社会各界群众法律咨询400余人次。
“累!法官不好当。除了繁重的案件审理任务、接待当事人,还要回答社区居民的法律咨询, 进社区进行讲课, 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有法官直言,改革措施使得工作压力骤增。
而王均全这样劝导法官们,普及法律知识是一个启迪民智、让法治逐渐深入人心的过程。社区法官制度和法官讲师团的工作,看似是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实际上也是在帮助法官自己。只有有力地提高了市民的法律素养,市民理解法律了,法官在解决纠纷时,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才会降低。
全国推广“青护园”模式
在王均全看来,案件判决不是一个法官工作的休止符,尤其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刑庭法官。
20岁的小新是一名禁毒义工,谁也想不到,看上去一脸阳光的他,几年之前还是一名劣迹斑斑的“白粉少年”。
小新入狱后,法官和青护园志愿者数次来到未管所看望小新,为他带去书籍、生活用品,并时常写信鼓励他,身为“中国民间十大禁毒人士”的孟妈妈也常去和小新谈心,桀骜不驯的小新逐渐被感化。
今年,王均全继续深度推进“法院主导、社会参与”的“孟妈妈青护园”工作模式, 让2名曾被雨花区法院判处缓刑的被告人重归校园并金榜题名;10余位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在雨花区法院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将这一模式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上予以推广, 充分肯定了雨花区法院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服务型法院应让法官有压力、人民舒坦
作为一名资深法官, 让王均全感触最深、倍感欣慰的,不是他审理了众多难案、化解了很多纠纷;也不是他经办了2718起案件, 没有一个当事人跟他红过脸;而是他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官越来越“难当”了。
为何这么说呢?“一是现在的法官审理的案件数量比过去大幅增加;二是由于市民法律素养提高了,越来越注重程序意识、司法礼仪,整个社会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均全说。
记者了解到, 案件多法官少一直是困扰着各基层法院的难题。曾有法官提出, 应该坚持严格的立案审查程序,减少立案数量,但这个观点遭到了王均全的批评。 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雨花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增幅巨大。
“其实数字背后反映出辖区市民法律维权意识正不断提高。”王均全说。
他认为, 只有法官受累人民才会轻松。 若因为图轻松而将当事人拒之法院大门外,法官轻松了,但矛盾却被推向整个社会,人民更累、整个社会更累。 人民法院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服务型的法院,就是让法官有压力、 人民舒坦。“如果一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工作毫无压力,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践行中国的法治梦想,需要司法者拥有司法为民的法治信仰,需要公民获得法治观念的普及, 而法治观念的普及则取决于开启民智。”在王均全看来, 如果司法者没有司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则意味着法治的缺失。没有法治的力量,社会成员只能唯权力马首是瞻, 最终导致社会走向异化、 公民权利会向司法权力献媚、 学术在权力面前变得没有是非。另一方面,如果民智不开,权力将失去约束和监督。 当公民所主张的权利与司法者的权力形成冲突时,公民的基本权利必然被漠视。
(本稿转载自2013年11月18日《三湘都市报》T04-T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