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等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实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积极意义在于:其一,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查明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并对其民事责任部分依法作出处理,有利于全面查明案情,准确地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另外,通过处理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敦促被告人认罪、悔罪。其二,有利于保障公民和其他民事主体的财产不受侵犯。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能够使被害方遭受的损失得到赔偿,从而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最现实的保护。其三,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在刑事诉讼中一并处理附带民事诉讼,不仅能够节省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便于有关的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提高诉讼的效率。
近年来,因为公民法律意识在不断的增强,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作了专门的规定,但笔者以为现行制度在实践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未能很好地实现立法目的,笔者对我院所审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2003年至2004年6月我院受理的百多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后,笔者认为,该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察机关地位的尴尬
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较少,我院至今只受理过1起。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属私权的范畴,无论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公司、企业,还是履行一定职责、从事一定工作的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有其独立的主体地位,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应由独立的民事主体自己行使。特别是企业改制后,作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要求产权明晰,职责分明,企业对财产享有所有权,国家作为出资者或是股东,对财产享有的是最终所有权。人民检察院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无疑侵犯了企业的自主权。
2、部分案件审理期限过长
由于自诉案件的审限为六个月,其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可在审限内一并解决,但公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半月,复杂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难以适应该期限的要求,只有申请延长审限才能勉强在期限内结案。如我院2003年至2004年6月期间申办了审限延长手续的案件中,有半数以上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对伤残等级要求重新鉴定的,对已死亡被害人确定继承人的等等,在单纯的民事诉讼中,公告、鉴定等期限是不计算在审限内的,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刑事优先,在刑事审限内并不考虑民事部分审限的扣除,这就人为的造成了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的分离,使整个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限拉长,未起到节约诉讼成本的目的,与设立该制度的初衷是相悖的。
3、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过于狭窄
司法实践中,法院受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多发生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涉及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损失等类案件之中,而侵财案件中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法院一般未予受理。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该条第二款规定:“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根据该《规定》,事实上已把侵财案件中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外。而事实上,“毁坏”与“占有、处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区分,况且没有开庭审理又如何知道被告人对财物置于一种什么状况呢?即使知道,若被害人没有提出申请,就直接判令被告人“退赔”财物给被害人,显然又违背了当事人可以自由放弃拥有的诉讼权利和“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而经过所谓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的则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就产生了同一案件事实分属不同的审判庭审理的问题,导致讼累,更不便民,增加诉讼成本,难道可取吗?
4、精神损害赔偿不能实现
在诸如强奸、毁人容貌或致人残疾的故意伤害等案件中,被害人所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是众所周知的,即使给予大量的金钱补偿也是难以弥补的,而如果被害人对精神损失赔偿这一合情合理的基本诉求都被法律剥夺,那么就是对被害人的进一步伤害,又何谈公平与正义呢?而且这与当今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利和反映法制文明进步的趋势也是背道而驰的。不仅如此,与《民法通则》的若干原则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制定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还存在不和谐的矛盾,给司法审判活动带来无所适从和尴尬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统一性和严肃性。我们假设一下,若当事人依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则其精神损失就可获得法律上的支持,而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却不能获得支持,这就势必在同一法院就同一案件事实产生了相互矛盾的判决结果;若当事人在获得附带民事诉讼结果后,又再单独就精神损失赔偿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许会依据同一事实理由不再诉的民事诉讼原则而不予受理;若当事人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再行提起民事诉讼,不仅增加了讼累和诉讼成本,影响了审判效率,而且剥夺了刑事被告人在赔偿被害人损失后可以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也不利于双方当事人的调解,从而损害了双方当事人的权益;若当事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够就精神损失赔偿的数额达成协议,人民法院能否确认?若确认则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不符,若不确认又剥夺了双方当事人自由处分民事权的权利,不符合民法精神。
5、现有法律对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的规定存在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被告人范围的规定上,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较为详尽了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人与被告人的范围,但却没有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在逃人员如何处理,曾一度让各地法院对此情况相当头痛,做法各异,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在《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规定“在逃的同案犯不应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暂时解决了此类诉讼中立法空白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以会议纪要形式作出的规定,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其既不是立法也不是司法解释,从法理上讲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与WTO所要求的透明度原则也相违背,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当有法律效力来应用,在裁判文书中又无法或不能引用,难以向当事人解释(事实上,许多案件的当事人都对没有追究在逃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提出质疑和不满),也是对“依法”办案的讽刺。其二,对于在逃犯,虽然刑罚暂时无法及于其身,但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却未必不能追究和执行,若因其逃跑而消除或暂时消除其民事赔偿责任,就会增加其他在押共犯的负担,也不利于执行和被害人权利的有效实现。因为在逃人员本身具有的财产不会因其逃跑而消失,特别是那些在逃的未成年犯,其监护人本身就是被告人,具有一定的赔偿能力,若因为刑事被告人在逃而随之民事被告人也不能追诉,则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对其他在押未成年犯的监护人也是不公平的。况且,若在单独的民事诉讼中,还涉及到缺席公告判决问题,为何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就不允许呢?岂不是鼓励罪犯都逃跑(既可暂时逃脱刑罚的惩处又可避免经济上的制裁)?事实上,我们经办过的许多该类案件,由于先前被抓的被告人已经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而在随后被抓的同案被告人却因无被害人起诉或同案人追偿而最终避免了经济上的制裁,甚至出现了公安机关因所谓已经侦破了此案而不积极追逃的情况,致使对那些在逃人员最终不了了之。
6、诉讼证明标准不明确
2001年12月最高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优势证明原则,即“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据对某一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对盖然性较高的事实予以确认。而刑事诉讼对定案证据的要求是确实、充分,并能够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但对附带民事诉讼中采用何种证明标准,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加以明确,如果附带民事诉讼适用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那必然导致刑事诉讼中不足以认定有罪的行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也不能构成侵权,而在独立的民事诉讼中却能构成侵权;如果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这就有可能出现在刑事诉讼中不足以认定有罪的行为,在民事诉讼中未必不能构成侵权。此外,民事诉讼中还可以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确定由何方承担败诉的后果,对于自认和自白,《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有被告人的口供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有罪。而民事诉讼中却把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作为免予证明的事由?法院可以迳行判决;对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对己不利的事实不予反驳也可以视为默认。由此可见,适用不同原则,必然会导致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
7、诉讼费收取的不统一
依照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而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则须由原告先预付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鉴定费等等,最终法院判决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如果判决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法院也并不向原告退还,而是在判决中判令被告直接给付原告,这就使得绝大多数被害人选择附带民事诉讼的方法请求损害赔偿,而同一条件,适用不同的程序,就牵涉到诉讼费是否收取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法院的诉讼成本,也使当事人困惑不解。
8、诉讼参与人地位的偏差和不平等
(1)在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因刑事优先,被告人处于被控诉的地位,不仅心理上处于劣势,而且本在民事诉讼中可以享有的诉讼权利也不能享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有提出反诉的权利。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被告以本诉中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有牵连的,旨在保护被告的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的独立诉讼请求,反诉是被告针对本诉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抵销、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反诉是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法律对被告的特殊保护。实行反诉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避免人民法院在本诉与反诉的裁判上相互矛盾,更好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但是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就不享有反诉的权利。
(2)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原、被告人诉讼地位的不平等,原告人滥用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告人出于气愤或报复心理,在损失不大或没有明显的损失时?动辄起诉,甚至缠诉,如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仅因耳膜穿孔导致轻伤就开出了10万元的天价,而被告人为避免牢狱之灾,也会言不由衷。法官为息事宁人?着重调解,轻视抗辩,自觉或不自觉地帮着原告人与被告人谈判,此时,法官很可能成为原告人利用的工具,法官的中立性和权威性遭到被告人的怀疑。
二、各国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
刑民分离是现代意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产生的法律基础。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分离之后,如何解决由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摆在了各国立法者的面前。在设计该项法律制度时,各国选择的模式并不相同,归纳起来,共有三种:
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完全分开,民事诉讼不当然地附带与刑事诉讼,这一模式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如美国刑事诉讼中不允许附带民事诉讼,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完全交由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并且必须在刑事诉讼终结后进行。绝对要求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分开,无疑是以强调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各自的特殊性为出发点的,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处于纯粹的平行关系。如美国著名的“世纪审判”——“OJ辛普森”案,就是典型的一例。刑事陪审团判决杀人嫌疑犯辛普森“无罪”,但民事陪审团在刑事诉讼终结后,却一致认定辛普森对受害人之死负有责任,裁决辛普森对原告进行赔偿。
2、被害人可以选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独立的民事诉讼,刑事立法在鼓励被害人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提出民事赔偿救济的同时,兼顾了附带民事诉讼的独立性。如瑞典、意大利等国家,其中尤以法国为典型。1808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就对其予以比较完整的规范,赋予被害人选择权,并对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设立了两项规则,其一,刑事诉讼已经进行尚未宣判的,民事诉讼应当延期审理,其二,已提起单纯民事诉讼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一模式对后来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等国家对附带民事诉讼的重视,源于对私权保障的重视以及对民法典至高无上地位的推崇。在立法上?对某一行为既涉及刑事责任又涉及民事责任的?法律就直接规定因刑事犯罪产生的私权救济问题直接适用民法。
3、允许被害人向刑事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请求?但不把附带民事请求作为独立的民事诉讼对待,不能称之为附带民事诉讼。在程序上?附带民事请求依附于刑事诉讼,受到刑事诉讼程序的许多限制。如德国、荷兰等国家。德国附带民事赔偿制度与法国有相似之处?但德国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反映处理附带民事请求赔偿的民事诉讼特性,这就为实践中拒绝处理民事诉讼开了绿灯。德国学者自己也承认,“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受害人几乎很少提起请求补偿之诉。”
三、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
我国现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给司法工作人员的实践带来了许多不便与困惑,相应的也引起了法理界对此问题的深思与探讨。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废问题的争论已经白炽化,司法界废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当然,将附带民事诉讼完全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归并到民事诉讼中,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这样做至少有以下意义:首先,有利于确立不同诉讼的证明规则。虽然民事诉讼的认定事实与刑事诉讼的认定事实基本一致,但是二者在证明对象、举证责任、认证规则、证明要求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故刑事诉讼证明不能代替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其次,有利于法官走精英化道路。法官精英化的特征之一是专业分工。就我国刑事法官的现有素质而言,其对刑事案件的定性和量刑十分富有经验,但对民事审判工作却知之不多,普遍感到不适应,处理上难免厌烦和草率,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救济缺乏专业性,被害人难以得到公正的赔偿。再次,有利于民事法律特有规定的适用。如被害人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适用刑法的追诉时效,还是适用民法的时效,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民事诉讼单独审理,则这一矛盾自然不复存在。又如财产保全措施,在公诉机关将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这段期间,犯罪嫌疑人的亲属可能转移其个人财产,这对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不利的。但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照搬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根本废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条件并不成熟。因为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通过诉的合并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效率,迅速解决争议,以抚慰被害人。我国刑事审判庭审理有关人身伤害引起损害赔偿的简单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不应简单否定。所以我们应该借鉴他国较为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对该制度加以完善。
1、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首先应进一步明确该制度的内涵。笔者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应当采用民事说,即该诉讼的本质是民事诉讼。它产生的原因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同时引起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种后果;它的任务是追究由于犯罪行为所引发的行为人的民事责任问题,其主要涉及损失赔偿问题,属于民法规定的侵权损害之债,适用的是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它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侧重于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及时、公正保护公民、国家和集体的财产,避免裁判上的冲突。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的同时,解决相应的民事诉讼,它实质上是为了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两种不同性质诉讼进行合并审理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2、由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采用民事说,因此,有必要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司法解释,修改其与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冲突以及与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人民检察院无权代表或代替其他单位行使附带民事诉讼起诉权
《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笔者认为上述规定不妥。首先,不符合人民检察院的侦察、公诉和法律监督的职责范围,可以说超越了其职权;其次,检察院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它与被告人没有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与案件的结果也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更没有原告人所享有的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等权利;再次,检察院的地位是国家公诉人,与被告人明显不平等;最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的改制,公司、企业种类繁多,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又包括国家、集体控股、参股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以及其他各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企业等,对哪些是国家、集体财产,哪些是公司、企业自有财产较难把握,且任何国家、集体财产始终都置于某一公司、企业所有或监控,而该公司、企业有自主的民事诉讼权,人民检察院无权对其进行干涉。
(2)将民事部分应适用普通程序以及附民被告家在外地的案件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外
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审限来看,能够适用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是民事部分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且附民被告家在本地的案件,即民事部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因为只有这类案件才有可能在刑事诉讼的一个半月审限内审结,而适用普通程序的民事案件则不应纳入附带民事诉讼中。理由有三点,一是适用民事普通程序的案件,案情本身较为复杂,如那些属于医疗事故、产品责任、知识产权等特殊领域的赔偿纠纷,属于举证责任的倒置等情形的案件,这些案件很难在一个半月内审结,如果匆忙审结,必然是建立在削弱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上的;二是从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来看,对适用普通程序的民事案件,应当设立举证期限并进行证据交换,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而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根据该规定,普通程序案件审理的时间必然加长;三是追加在逃共犯为共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时,由于其潜逃在外、下落不明,必然要公告送达并适用普通程序,而公告的期限为六十日,已超过了刑事案件的审限。而且,为了使被害人的赔偿要求通过调解得到实现,承办法官一般会尽量通知被告人的家属参与调解,如果被告人家在外地,其家属往返法院多有不便,调解过程也会因距离的遥远而在时间上相应拉长,使案件无法在规定审限内审结。综上,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将民事部分应适用普通程序以及附民被告家在外地的案件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外。
(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应当限制在一定期限内
因为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般在一个月内审结,最迟不超过一个半月,而民事案件简易程序的审限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从期限上也可以看出刑事诉讼明显比民事诉讼期限短,如果一味迁就民事诉讼的话,必然会导致刑事诉讼的拖延,不利于及时打击犯罪,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因此必须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间,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十日内提起为宜,既可以满足刑事诉讼对时间的要求,也可以保证被告人有充分的民事答辩期间和举证期限,以实现他们刑事及民事诉讼权利。法院应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依职权审查后决定适用的诉讼程序。法院受理刑事案件时发现可以附带民事诉讼而被害人没有提起的,应在刑事案件立案的同时告知被害人在立案后十日内提起,超过该期限将作为独立的民事诉讼处理;如果被害人在刑事案件立案时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经过法院告知,已在立案后十日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由法院依职权进行审查,对符合上述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范围的,应当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审理,否则应直接适用独立的民事诉讼。
(4)侵财案件中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均应受理
侵财案件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与财物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而遭受物质损失同属因犯罪分子的非法行为使其遭受物质损失,将同一性质的部分物质损失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内,而将同一性质的另一部分物质损失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外,这样规定既不科学,也无实际意义,反而在司法实践中不能有效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追缴或责令退赔并不能有效地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如果按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弥补损失,一般是被害人所不期望的。因为抛开诉讼费的原因不说,如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不仅需自行举证,会耗费大量诉讼精力,而且将“孤军”直接面对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这使得不少被害人想弥补损失,却不愿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实现其目的,以致不少案件被害人的损失就不了了之,这不利于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也会给此类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不能有效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不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本意。
(5)明确在逃的能够确定其身份住址的同案人员的监护人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明确在逃的能够确定其身份住址的同案人员的监护人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判决时可以做缺席判决,这样既可以减轻其他在押被告人的负担,让原告人更顺利地实现判决所确定的权利,又可摧跨在逃人员的侥幸心理。若在逃人员有监护人的,可以直接判令其承担多少或者与其他被告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若在逃人员无监护人的,则可判令原告人和已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被告人有随时向其追索的权利。对于那些身份住址都不明的在逃人员,则不能将其监护人列为被告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没有明确的被告,且即使判决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毫无实际作用。
(6)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的证据规则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对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项完善,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中应按照该《规定》来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自认的法律后果、举证时间、新的证据的范围,并依照优势证据原则审查判断证据。这样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就必然出现对刑事及民事部分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以确保公诉与私诉不同的价值取向。
(7)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收取诉讼费
诉讼费用是当事人进行诉讼依法应当向法院交纳和支付的费用,现实中不收诉讼费的弊端已经突现。首先就是国家为此支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诉讼的进行必然要求法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国家要为之付出必要的费用。所有的诉讼都因过错而引发,在诉讼中败诉的一方应当支付诉讼费用,这已为一般的民事诉讼所采用,唯独在同样是平等民事主体间进行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例外由国家来全额承担费用,这与理不通。其次,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漫天要价解除了后顾之忧。虽然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但是因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间意见差距过大,增加了调解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承办法官为结案在刑事部分处理中法外追加条件情况的滋生漫延。再者,设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因为种种原因,在刑事案件处理程序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在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向民事审判庭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就必须按规定交纳诉讼费用。同一事实,都是在诉讼时效之内,当事人在诉讼费上就损益明显,这是否有违公平原则呢?为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也为了让附带民事诉讼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改变附带民事诉讼不收诉讼费的制度应当是明智的选择。
(本文获院第八届审判理论研讨年会论文一等奖)